新农合“断交潮”后,农村养老保险也“遇冷”
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城乡发展,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得到资源和照顾。不过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,在很多方面还难以做到完全的一致,就比如社会保障方面。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一向优于农村,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而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也一直致力于消除这些不均等因素。只是从目前的农村保险缴纳现状来看,这些努力还没能取得相应的成效。
▲养老保险
农村保险频频遇冷
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享有一套相当完备的保险制度,包括了社会保险,养老保险等方面,并且都有着成熟的机制,但农村因为情况复杂,保险制度尚不完善,之前所实行的保险制度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。我国农村主要实行过两种医疗保险制度: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,这两类保险基本涵盖了农村民生最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。可实际上,它们并没有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。
▲新农合缴费
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农村养老保险,在农村都遭到了冷遇。近年来,对新农合的价格和保障感到不满的意见越来越多,很多人开始选择放弃缴纳新农合,新农合再也不是人人必缴的“农民福音”。新农合之后,新农保也没能逃脱“进冷宫”的命运。养老保险在农村形同虚设,导致了一种矛盾现象:一方面农村老龄化严重,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突出尖锐,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却无人问津。
▲新农合
融不进大众的农村保险
为什么这些保险得不到人们的认可?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规定都没有具体地对接当地情况。缴纳新农合的人越来越少,主要就是因为新农合缴纳的费用越来越高,远远超越了许多普通农民所能承受的范围。同时医保报销的范围也限于大病保险,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好,不需要交保险;老年人需要缴纳,可是缴纳的费用过高,又让他们难以承担。
▲养老保险
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也很简单:老人能领取到的养老金太少,远远少于他们所缴纳的费用,每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连最低程度的生活都无法保障,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里,每年获得的利息都会更高。年轻人的住房压力过大,经济压力紧张,他们也没有闲钱用在养老上。而且年轻人的观念也不再是“养老金防老”,而变成了“存款防老”。这也是养老金缴纳人数变少的原因。
▲医保和新农合为我们撑起一片天
如何解决农村保险的问题
目前农村保险的现状也并非完全无法解决,切入的关键就在于思想工作和制度本身的改进。新农合和农村养老保险都存在缴纳费用过高,获得收益过低的问题,也是人们不愿选择这个保险的根本原因,因此应该对返还金额数目和生效方式进行调整。同时也应该对农村民众进行思想工作,调整他们的观念,告知他们投入保险的必要性,因为也有很多人不参保是因为并不知道保险的重要性。
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是民生的重要保障,做好这两项工作尤为重要。我国的农村情况相对复杂,进一步改革农村保险制度,加强对民众的思想工作,才能解决目前农村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