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哀!无数人蹉跎半生,只为索爱:爱,需要学
这两天王力宏的大瓜掀起了一阵网络暴击。婚后 8 年育有 3 子,最后仍逃不过分手的结局,不仅如此,而且还分得很不体面。在这场网络风暴中,其实人们对偶像或明星的关注是其次的,更靠前的需要,是这个事件的话题与很多人的现实生活相关联,比如全职妈妈、婚内出轨、关系中的 PUA 等等。
" 关系 " 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。人人渴望亲密关系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经营好一段关系。" 亲密关系 " 好像一面镜子,照射出最真实的自我。在亲密关系中,我们更真实、更暴露、更容易受伤,在亲密关系中,有的人深陷泥沼,蹉跎一生,反复在同一块西瓜皮上跌倒,也有的人借由 " 关系 " 当中的挫折,完成了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成长,使自己的人格从青涩走向成熟。
从这个角度说," 关系 " 是我们内心的一面镜子,也是每个人修行的 " 场 "。
《爱,需要学习》是畅销书《了不起的我》作者陈海贤的新书。这是一本关于 " 亲密关系 " 的书。基于对作者的喜爱和了解,所以该书刚一上市,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它收入囊中。果然,还是陈老师的味。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本书,走进关系,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。
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
如何与爱人沟通
如何打造与爱人的空间
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
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
如何应对出轨和分离
可以说,在 " 亲密关系 " 这个课题之下,陈教授已经做到了面面俱到的分析,从原理到案例,再到方法,娓娓道来。关于亲密关系,陈海贤是这样说的:"亲密关系的经营,是自我发展的延伸,只不过和自我发展相比,亲密关系的经营,有自己的逻辑。" 而这个逻辑,其实就是两大核心:关系 & 处理。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就谈谈这两个话题。
01
亲密关系发展的两大核心之一:
关系
我们没有用情人、爱人、婚姻这样的词,而是用了 " 亲密关系 " 指代以上所有内容。在这个词汇中," 亲密 " 代表了关系的远近程度,而 " 关系 " 则说出了问题的本质。
关系的意思,就是既不是你的事,也不是我的事,而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事。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句废话,但并非如此。在关系中,我们互相影响。比如今天老公回家看到我搞了为生,他用心怀感激的声音说:" 老婆辛苦了 ",那么可想而知,我很开心,我们的关系就进入到一段充满温情和甜蜜的状态中,也就是说,他的态度会影响我。反之,我的态度也会影响他。比如当他夸完我,我的回答是:" 你知道就好,天天就知道嘴甜,没点实际的。" 那可能我的回复就会挫伤老公的勇气,下一次他可能就会把夸赞我的话咽下去。
所以关系是动态的,是互相影响的,是一个动力系统。
正因如此,我们在一段关系当中的一切——包括态度、行为、语言、解读等等,都会对关系的走向产生影响。这让人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—— "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",而所谓经营,其实就是在关系中施加 " 正确的力 "。
在王力宏的瓜出来之后,很多人,尤其是女性评论道:没法结婚了。昨天看一个新闻,说要拟定在婚姻中适当补偿对家庭有牺牲贡献的一方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家庭的模式是 " 男主外女主内 ",那可能在离婚的时候,女方除了依法分割共同财产的一半以外,还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补偿。在这则新闻下,男女两派各执一词,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看来看去,争论的结果就是:既然这样(都觉得不公平),那就别结婚了呗。
在当代,确实有很多人恐惧从 " 我 " 变成 " 我们 "。
" 我 " 与 " 我们 "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。前者是自由的,后者则带有限制的意味。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前者(单身),其实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后者的 "限制和不稳定"。所以,他们宁愿选择前者的孤独。但是,亲密关系除了限制和不稳定之外,同时也有反哺和滋养。
陈海贤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:如果说 " 我 " 是一只动物,可以到处奔跑,那么 " 我们 " 就是一株植物,深深地扎根在 " 我们 " 这块土壤中。